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访落

佚名 〔先秦〕

访予落止,率时昭考。於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绍庭上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即位之初国事商,路线政策依父王。先王之道太精深,阅历未丰心惶惶。纵有群臣来相助,犹恐闪失欠妥当。登位年轻缺经验,家国多难真着忙。继承先王治国道,任贤黜佞肃朝纲。父王英明又伟大,佑我勉我身安康。

注释
访:谋,商讨。落:始。
止:之。一说语气词。
率:遵循。时:是,这。昭考:指武王。
於(wū)乎:感叹词。悠:远。
将:助。就:接近,趋向。
判涣:分散。
家多难:指国家多灾难。
绍:继承。
陟(zhì)降:提升和贬谪。厥(jué)家:指群臣百官。
休:美。皇考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在《周颂·访落》中,周成王诉说自己年幼,缺少治国经验,请求诸侯辅助,既陈实情,又表诚意。当然,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诸侯,更需要的是施以震慑。诗中两提周武王(“昭考”“皇考”),两提遵循武王之道,震慑即由此施出。

  参与朝庙的诸侯均是受武王之封而得爵位的。身受恩惠,当报以忠诚,这是道义上的震慑;武王虽逝,他所建立的国家机器(包括强大的军队)仍在,这是力量上的震慑。

  最有力的震慑是诗中表达的遵循武王之道的决心。如果说“率时昭考”还嫌泛泛,“绍庭上下,陟降厥家”就十分具体了。武王在伐纣前所作准备有一条“立赏罚以记其功”(《史记·周本纪》)与诗中“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周颂·访落》创作时间,应是在武王去世、成王即位之时。《毛诗序》云:“《访落》,嗣王谋于庙也。”这个朝先王之庙、谋于群臣之举,郑玄笺认为是在“成王始即政”时。还有学者认为《周颂·访落》作于周公还政之后,释“家多难”为管叔、蔡叔、武庚和淮夷之难,其理解与诗的原义大相径庭。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771-772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82-684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权舆

佚名〔先秦〕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舆人诵

佚名〔先秦〕

原田每每。
舍其旧而新是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画鬼易

韩非子〔先秦〕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曰:“孰易者?”曰:“鬼魅最易。”曰:“何为?”曰:“夫犬马,人所共知也,旦暮见之,不易类,故难;鬼魅无形也,人皆未之见,故易也。”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

公众号

© 2021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