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echnology
无人技术正被许多国家和地区视为战略前沿技术而摆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无人系统产业是我国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新兴产业。
从无人机的技术研发、生产应用、产业布局和市场规模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依据世界无人机大会上提供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无人机运营企业1.5万家,年产值达到1170亿元 中国无人机在应急救援、海洋监测、遥感测绘等国民经济领域展现了特殊的作用,同时还涌现出了翼龙、彩虹、飞鸿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型号。
Quantu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中国完全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通信,这标志着中国量子通信研究在国际上达到全面领先的优势地位。墨子号”开启了全球化量子通信、空间量子物理学和量子引力实验检验的大门,为中国在国际上抢占了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成为了国际同行的标杆,实现了“领跑者”的转变。 安全的量子通信在国防、军事、金融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专家预测,量子通信技术可能在20至30年后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High-Speed Railway Technology
自2008年开通第一条高速铁路以来,中国高铁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技术最先进、服务最优质的高速铁路网络,它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的高铁技术在考虑兼容性和互通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并且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相比其他国家的高铁技术,中国的高铁不仅兼容互通,而且适应各种气候和环境条件,满足不同的运输需求。采用多种动车组类型,包括160公里/小时、200-250公里/小时和300-350公里/小时的不同速度等级。
UHV Pow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实现大规模、远距离能源运输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解决这个难题对于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中国经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在特高压领域,中国已经自主研发、全套掌握了特高压交直流电核心技术并实现工程运用,实现电力资源跨时空配置,处于全球引领者的地位。标准是产业价值链的最高端,现代的国际标准95%来自发达国家,但在特高压领域,中国主导了国际标准11项,编制60余条国际标准。特高压标准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手里。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Technology
在当今社会,汽车行业是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了迎合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能源结构的转变,全球各大汽车企业都开启了新能源领域的竞争。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其表现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炙手可热。所搭载的刀片电池采用了世界领先的技术,其电池能量密度较高,充电速度快,续航里程长。通过与众多国内外新能源车企的竞争,比亚迪成功地将刀片电池技术成熟化。而这种技术的核心在于电池的密度,即在相同尺寸内注入更多的电池容量,从而获得更持久的使用效果。
Fifth-Generation Technology
5G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驱动力量;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将全面构筑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变革;5G的高性能、新技术不仅将有效带动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上下游的升级更新,还将通过融合渗透有力地促进其他行业技术的创新发展。
根据5G标准必要专利排名,华为在有效全球专利族数量占比为14.59%,排名第一位,高通排名第二位,占比为10.04%,三星排名第三位,其占比为8.80%。排名第四位至第十位的企业依次为中兴、LG、诺基亚、爱立信、大唐、OPPO和小米,其中有5个中国品牌。
Super Computer
超级计算机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TOP500组织以浮点运算性能实际测试值HPL为排序依据,近些年来中国的“天河二号”和“神威·太湖之光”多次位居 TOP500 榜首。这是因为中国的超级计算机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如“天河二号”自主设计实现了创新性的异构多态体系结构、先进的微异构计算阵列、光电混合的自主定制高速互连网络和层次式加速存储架构等。超级计算机在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模拟、平安城市建设、生物医学模拟分析、中微子探测等高科技和 尖端技术领域都有应用,未来也在朝着更高性能、更快互联、更高可靠性、更高效的编程环境以及更高能效的方向发展。
Navigation Satellite Technology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由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全面实现了关键器部件100%国产化!重点攻克了星载原子钟等多项“卡脖子”关键技术,尤其是首创的——星间链路技术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了中国方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有源定位、短报文通讯等功能。据统计,全世界超过一半以上的国家使用北斗系统,北斗系统对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大。
Super Rice Technology
超级稻,被世界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世界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袁隆平院士为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
袁隆平院士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2018年9月实现了百亩片平均亩产1152.3公斤,刷新了水稻大面积种植产量的世界纪录。
Construction of giant hydropower stations
三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和清洁能源基地,也是目前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代表世界水电技术的最高水平。
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库长2335米,总投资954.6亿元人民币,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建筑物,混凝土总量近2800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物土石方挖填总量约1.25亿立方米,钢材59.3万吨(金结安装占28.08万吨),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